栏目分类

热点资讯

股票配资开户

你的位置:联华证券_股票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开户 > 股票配资开户 > 期货配资代理 《西游记略讲》第四回 8、真正的我 (主讲人:嵇尚强)

期货配资代理 《西游记略讲》第四回 8、真正的我 (主讲人:嵇尚强)

发布日期:2024-07-27 18:45    点击次数:83

期货配资代理 《西游记略讲》第四回 8、真正的我 (主讲人:嵇尚强)

年底是招工淡季,但公司的罐头订单却增加了50%期货配资代理,董事长阳国秀只能在自己人中想办法。最近,公司每十天就发一次加班工资和补贴,鼓励员工多劳多得。

【请问大王,官居何职?”猴王摇手道:“不好说!不好说!活活的羞杀人!那玉帝不会用人,封我做个甚么‘弼马温’,原来是与他养马,未入流品之类。我初时到任不知,只今日问我同寮 [liáo],始知是这等卑贱。老孙心中大恼,因此推倒此席,走下来了。”众猴道:“大王在这福地洞天之处为王,多少尊重快乐,怎么肯去与他做马夫?”教:“小的们!快办酒来,与大王释闷。”】

孙悟空回到花果山中,群猴围在身边向他询问修定的事情。只见他摆摆手说:实在感到羞愧,我从别人那里得知,数息可以入定,结果尝试后发现,数息只能避开杂念的干扰,无法得到正定。因此我放弃了原先数息的方法,转而提起正念,由这一念灵知入手建立了定境。

美猴王的这番感言,不禁让人想起现在的年轻人,许多人年纪轻轻,便像美猴王一样学佛修道,出家多年到处行脚参访。等悟了以后,回头再看,方才晓得自己被道路骗了,被方法骗了,八万四千法门都瞒了我。大家都有这一点灵知,这点灵知之上了无一物,本来空净。既然是本来空净,为什么还要再求一个空的境界呢?一切现象境界显露的当下,像虚空里的火圈一样,无有实质,并非真实。火圈虽然是幻的,但虚空并不幻呀,幻相的背后有呈现幻相的觉性,觉性才是我。懂了以后,现前就是解脱,再也不要用什么方法了。

世间禅的修习属于有为法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,无法实在的得到。法修得起来,就会坏得掉。老师之所以教我们修法,目的是要我们在人法双亡的时候回首返观,体悟到虚明里的这点灵知,只有证到了这点灵知,才能与诸佛之心相应。

另外,本段还有第二个道理要讲,群猴问孙悟空:大王在这里多么快活,得了多少尊重,为何还要当一个养马的马夫?这其实是问,修证佛法,体悟出这点灵知以后还要不要修了,是不是就可以归隐田园了。三千年读史,不外功名利禄,九万里悟道,终归诗酒田园。功名利禄,学佛求道,一样是梦,梦醒之后,又该怎么办呢?

下面我们看一段《金刚经》中的经文,佛说:

【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、即非菩萨。】

一个修大乘法的人,如果心理上还有这四种虚妄的想象,还会抓住这些幻相,那么悟了以后还要接着再修,因为并没有彻悟,悟道的痕迹没有消除。如果这四种心理上的想象悟道以后消除了,“我”没有了,彻底的空了,那么好,无所谓修还是不修,修与不修都是戏言。“我”都没有了,还有修道的人与所修的法吗?

佛在《金刚经》里告诉须菩提,一个学大乘法、行菩萨道的人,心里若还有你、我、他、时空的幻相,还认为有一个法可修,有一个法可得,那么他就不是一个菩萨。

所谓相,在物理上是指事物的现象,在心理上是指人的观念想象。凡夫都有你、我、他、时空这四种想象,我就是我相,你就是人相,他就是众生相,时空就是寿者相。这四种想象是人类共通的、顽固的、难以破除的主观观念,如果将这四种心理上的想象破除了,不再执着,那么学佛就差不多了。

佛告诉须菩提,一个学佛的人,应当始终牢记当初的心愿。要记得学佛是为了能够利益一切众生,是为了利益众生才来学佛,不是为了自己将来能有怎样的成就。佛说,在你实现了当初学佛的心愿后,在你度了众生以后,要知道,其实没有一个实在的众生被你度了,因为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都不实在。

一个人悟了道,悟道以后就会晓得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一切法没有固定的形象,一切法皆是虚妄。能够这样悟的人,在见地上就已经达到了佛的境界,即身就是肉身菩萨。为什么说他已经达到了佛的境界呢?因为这个人已经没有了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。

凡夫因为要做事、要生存,所以时时处处都会落在我相当中,我相若是能够去掉,当然就不会有人相、众生相与寿者相。看天下的男女都是父母兄弟,看天下的儿女也都是自己的儿女,一切相平等,能够做到这样,“我相”就断掉了,就是菩萨了。既然没有了我相,那么就不会有寿者相,不会被时空限制,生死看得很通。要知道,真正的“我”并不在那个活得长、活得短的“我相”里。

【我相即是非相,人相众生相寿者相,即是非相。何以故,离一切诸相,即名诸佛。】

为什么“我”不在那个活得长、活得短的“我相”里呢?所谓我相,本来是个非相,是个假相,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也都是假相。浅层的“我相”是指四大假合的肉身。我们肉身由地、水、火、风,也就是骨骼肌肉、血液尿汗、热量、气息这四种要素临时凑拢得来。这些缘分条件临时聚合,凑拢形成了现前的“我相”。

孩子一生下来,等到第二天,她就已经不是第一天的样子了。满月以后,与第一天相比更是有了太多的不同。大家今天坐在这里,十二年以后,如果我们还在的话,全身的骨骼细胞都已换过一遍。所以肉身不是我,它是一个假我,是一个工具。

此身既然不是“真我”,那么意识思维,念头情绪是不是真我呢?也不是,因为思想情绪每一分、每一妙都会变去。尤其等到年纪大了,过去曾经说过的话,交代过的事,随时都会忘记。既然肉身不是我,意识不是我,那么什么才是我呢?形而上的道体,超越一切概念的灵知,才是真正的“我”。

一切相虽然都是临时的,都不实在。但是临时并不代表没有,临时只是说偶然短暂的存在。一切相都是偶然短暂的存在,既然如此,那么大家学佛,要去哪里才能找到真实永恒的“我”呢?“离一切诸相,即名诸佛”,远离一切临时的现象,不执著虚幻的想象,如此才能体悟出呈现一切的本体,本体才是真正的“我”,才是真正的佛。“我”就是佛,这点灵知就不生不死的法身。法身的境界是即一切相,也离一切相,虽然呈现了一切相,但并不是一切相。

【菩萨应离一切相。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】

这就是菩萨的修行,换句话说,不要被一切临时的现象给骗了。有一片田园,有一桌诗酒,有一场功名利禄,这些都是相,此心不要住在田园、诗酒、功名的相上。菩萨走大乘的路线,远离一切法相,观一切法如梦如幻。

【正饮酒欢会间,有人来报道:“大王,门外有两个独角鬼王,要见大王。”猴王道:“教他进来。”那鬼王整衣入洞,倒身下拜。道:“久闻大王招贤,无由得见;今见大王授了天箓,得意荣归,特献赭[zhě]黄袍一件,与大王称庆。若肯收纳,愿效犬马之劳。”猴王大喜,将赭黄袍穿了,即将鬼王封为前部总督先锋。】

所谓酒不醉人,人自醉。人为什么喜欢饮酒?因为酒可以与身体的六根产生相应,酒与鼻根配合闻到了香气,与舌根配合尝到了味道,与意根配合产生了独影境。孙悟空现在喝上了酒,见到了两个独角鬼王,代表意识里生起了独影境。两个独角鬼王代表两种独影境,一种是带质独影境,一种是无质独影境。

前面介绍过独影境的概念,所谓“独影境”,是指单独依靠第六意识想象出的境界。这个境界根据有无本质境的依托,分为带质独影境与无质独影境。带质独影境就是带有性境成分的想象,简单的讲就是回忆,回忆起了过去发生的事情。无质独影境就是不带有性境成分的想象,简单的讲就是幻想,对未来进行了想象。

独影境会在什么时候产生?产生独影境的情况有五种。第一、幻想的时候。第二、生理受到刺激使得心理衰弱恍惚的时候,最常见的就是这里讲的喝酒或服用麻醉性的食物药品。第三、身心极度疲劳困倦的时候。第四、梦中。第五、定中。

了解了独影境的产生情况,再看这一段描写,请问大家,两个独角鬼王代表因醉酒而生起的独影境还是代表定中的独影境?有的人说代表因醉酒而生起的独影境,理由是孙悟空现在喝酒了。还有的人说代表定中的独影境,理由是大定无出入。这两种观点讲的都有道理,判断是哪一种独影境有一个依据,依据就是看境界里的人能不能做得了主。如果在独影境中能够做主,灵知不迷,晓得眼前的境界是幻,那么这就是定中的独影境。反过来讲,如果做不了主,灵知迷掉了,不晓得眼前的境界是幻,那么这就是醉酒的独影境。

孙悟空见到鬼王后,两个独角鬼倒身拜下。“倒身拜下”就是讲孙悟空此时做得了主,灵知并没有迷掉,所以这两个鬼王代表定中的独影境。

定中的独影境生了起来,生起之后,孙悟空得到了一件黄袍。黄袍是法王的外衣,法王是什么?法王就是现世的佛。佛在《法华经》里有这样一段自我介绍:我为法王,于法自在,安隐众生,故现于世。孙悟空穿上赭黄袍,就是讲他在定中生起了“我就是佛”的独影境。此境生起以后,颁布命令,封鬼王为前部总督先锋,就是讲第六意识以后会以这种独影境为先锋,会以“我就是佛”的见地为依靠。

悟道以后,修行人会生起“我就是佛”的见地。这种见地对不对?当然是对的,虚明当中的一点灵知是“我”,这点灵知不生不灭,不论有没有悟,它都在。如果我们将此灵知认作是“我”,那么“我”当然就是佛。

虽然“我”就是佛,但这毕竟是见地上的事情,功夫还没有落到实处。缺少功夫基础的见地会导致什么样的情况发生?会让人心生傲慢,觉得自己了不起了,就像接下来的描写,觉得自己是“齐天大圣”。

独影境孙悟空寿者大王菩萨发布于: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Powered by 联华证券_股票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开户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